2021年9月9日,經過1266個日夜奮戰,伴隨著最后一聲炮響,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西藏最長公路隧道——覺巴山特長隧道(二航局承建段)成功貫通,為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獻禮。這也是二航局目前承建的最長公路隧道,為二航局隧道業績增添了光輝一筆。
覺巴山項目是西藏國道318線竹巴籠至林芝公路重點路段整治改建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覺巴山特長隧道全長6995米,位于西藏自治區昌都市芒康縣覺巴山境內,地處青藏高原橫斷山脈,隸屬高寒地區,洞口海拔3220米。隧道地質條件復雜、圍巖極其破碎,V級圍巖占比達66.1%,存在2個斷層破碎帶,4個富水區;高原山區氣候多變,冬季常年降雪,晝夜溫差大,凍融循環頻繁,混凝土配制、施工、養護難度大;施工區域空氣中氧氣含量僅20.7%,施工通風除塵難度大;洞口覆蓋層為破碎堆積體,處于淺埋偏壓段,且下穿既有國道,最小埋深12.5米,進洞難度大。
由于圍巖極其破碎,開工初期項目隧道施工進尺曾一度落后。面對重重困難,項目部通過產學研聯合攻關和不斷自主創新,研發了富水擠壓斷層破碎帶圍巖變形坍塌處治防控技術——提出了“裝配式臨時仰拱+多尺度徑向注漿+噴混護拱+整體式鎖腳錨管”一體的圍巖大變形處治方法,結合隧道施工三維整體變形激光掃描監控方法和智能預警系統,解決了隧道軟巖大變形施工難題;高寒地區高頻凍融循環條件下隧道混凝土防寒抗裂技術——發明了一種基于雙子類表面活性引氣劑的抗凍混凝土,結合高揚程多級熱水循環系統+熱噴霧智能控溫控濕系統,解決了高寒地區高頻凍融條件下隧道襯砌混凝土防寒抗裂技術難題;高寒地區特長隧道施工通風除塵技術——研發了一種自動高效除塵裝置和適用于高寒特長隧道組合式施工通風系統,解決了高海拔隧道長距離獨頭掘進通風難題。攻克了高寒地區大埋深富水擠壓斷層破碎帶特長隧道施工系列技術難題,最終提前40余天率先掘進至標段分界線。同時項目團隊研發的《高寒地區大埋深富水擠壓斷層破碎帶特長隧道施工關鍵技術》經專家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榮獲2021年度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另獲得省部級QC優秀質量小組一等獎,省部級施工工法1項,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同時,項目部創新性提出非典型隧道直屬隊管理模式,以資源配置有效性為核心思想,趕超了施工進度,實現效率和效益最大化。
覺巴山隧道的貫通將使川藏公路從此越過曾經最為險要的“卡脖子”工程——覺巴山段,大幅節約行車時間,對保障行車安全、加強國防建設、維護民族團結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