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太平洋上不太平,今年第3號臺風“格美”生成,在一路向西北方向運行3天后,轉身再向北方行進,在臺灣省宜蘭縣東南打完“直球”往下拐,再繞了一個圈后殺回原路繼續向西北方向挺進。網民評價“格美”:真是格外瘋癲,異常!
“格美”由熱帶低壓加強為強熱帶風暴,再升級為臺風、強臺風,并在24日8時升格為超強臺風,當日下午兩點中心風力達到17級,廈門市于24日17時將防臺風應急響應等級由四級調整為三級。
根據中國天氣網盤點氣象大數據發現,自1949年以來登陸福建的臺風中,有七成左右是先登臺灣再登福建的“二手臺風”,雖然強度整體不強,但造成的破壞性依舊很大,此次抵達的“格美”將是不容小覷的“二手臺風”。
由中國交建聯合體承建廈金大橋(廈門段)A1標段和A2標段位于廈門本島東部海域。項目98%的施工主戰場位于海上,施工戰線長、船舶、設備以及人員眾多,面臨的防臺防汛壓力極大。
24日上午8點,廈金大橋(廈門段)項目部召開防臺應急再次部署動員會,結合前期防臺應急預案進行再部署再動員,并將項目29名黨員分為防臺防汛指揮崗、應急物資清點發放崗、人員清點轉移崗、施工現場加固巡查崗、應急搶險救援崗等5個崗位,全力以赴做好各項處置工作,確保項目順利防臺度汛。
其中5名新員工黨員23日報到,剛到現場就經歷了人生第一次臺風應急處置。“雖然我是一名女生,對項目情況還完全陌生,但是我將認真統計分析,通過準確無誤地清點好人員數量來迎戰臺風。”新員工黨員劉玲說。
24日中午,項目指揮長、黨員張浩帶領項目班子成員郭萬中、汪成龍、張曉光等對各個施工區域、生活區等進行詳細檢查,確保各項防臺度汛工作無遺漏。
在項目生產指揮中心,黨員慕龍龍一絲不茍地盯著大屏幕,通過視頻巡視方式查看每個角落,并隨時在記錄本上詳細填寫巡查日志。
黨員梁興忠是公司船舶管理專家,在此次防臺處置中,他依照廈門海事局發布的防臺信息,根據船舶類型和施工作業任務完成情況,有序調度,在盡可能降低施工生產影響的情況下,及時準確將所有施工船舶停靠到防臺預案既定的水域、碼頭、港池拋錨地,并將所有船員安全組織上岸進入指定避風點,贏得廈門海事局的高度贊揚。
項目黨組織還與翔安區金海街道濱海社區、思明區蓮前街道開元社區等保持緊密對接,就防臺度汛有可能產生的突發事件等達成應急救援相互支援、互為補充等合作意向,實現企地聯動共建搶險救援長效機制,全力迎戰“格美”超強臺風。(王超、席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