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之聲 2019-05-30
兒童節,每個孩子都想和爸爸媽媽出去玩或者吃大餐,可要是父母堅守在施工第一線,這樣的小小愿望也難以實現。
4歲半的劉宇罡,爸爸是中交二航局重慶曾家巖大橋的生產副經理,由于工作繁忙,4年來,幾乎每個兒童節他都無法回家陪伴孩子。可在小宇罡心目中,爸爸是“超級英雄”。
我的爸爸是“超級英雄”
宇罡:我的爸爸是超級英雄,他搭積木超級厲害!
今年五一節,4歲的劉宇罡在媽媽梁曉靜的懷里看到曾家巖大橋合攏,忍不住說出這樣一句話。(鏈接:厲害了!“橋都”重慶又一座大橋今天合龍)此后,每逢有人問起他的爸爸,他都會驕傲地這么說。
劉宇罡的爸爸劉穎是中交二航局重慶曾家巖大橋的生產副經理,主要負責現場施工管理。曾家巖大橋是我市的重點工程項目,橫跨渝中區和江北區,由于橋梁位于主城核心,施工難度大,還有許多技術難點。為此,劉穎和他的團隊在3年的時間里,夜以繼日地研究、討論、攻克,獲得了5項國家發明專利和技術創新,他自己也榮獲2018年重慶交通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優秀青年突擊手”稱號。
由于把太多精力用在了工作上,劉穎深感虧欠孩子太多。聊到兒子,這位鐵骨錚錚的男人瞬間像換了個人。
劉穎:孩子周邊同學說的都是“我去過哪里”、“走過哪些地方”,我們就只能等到春節帶他去外面走走看看,還是比較單調……
“我是珠海人”
劉穎和妻子都是重慶人,但由于工作關系,夫妻倆常年在外地。
小宇罡出生在重慶,可不到三個月就被父母帶到了珠海橫琴二橋建設工地。一開始,小宇罡根本不承認自己是重慶人,總說老家在珠海。
中交二航局主要負責橋梁建設,參與修建了我市多座跨江大橋。于是,在曾家巖大橋建設期間,夫妻倆一有空就帶孩子到嘉陵江和長江邊看橋,讓他多認識家鄉。
媽媽:寶貝重慶有哪些大橋呢?
宇罡:有東水門、千廝門、朝天門、菜園壩......
媽媽:爸爸修的是哪個橋?
孩子:曾家巖大橋......
媽媽:范伯伯修的是哪個?
孩子:千廝門......
媽媽:干爹修的哪個橋?
孩子:朝天門.....
爸爸,兒童節我來陪你!
就要到兒童節了,劉穎從網上給兒子提前買了禮物。
劉穎:我們這個工作性質沒得節假日。我們做的工作也是很自豪的,因為是在為家鄉做貢獻,修橋建路也是造福子孫后代。我只是提前給他在網上買了兩個玩具,讓他明白這是他的節日,理所應當要收到爸爸媽媽的禮物嘛。
六一兒童節那天,小宇罡的幼兒園有演出,他很希望爸爸能來看他的表演。
宇罡:我想爸爸陪我玩一天,想爸爸看我表演。
在建筑工地,有的項目工期緊張,一年只能回家一次,工地上的父母們最擔心的是,回家后孩子叫自己叔叔阿姨。而今曾家巖大橋主橋主體結構完工,建設者們轉眼又將各奔東西。下一個兒童節,也許只能在視頻中跟孩子說聲節日快樂了。
記者:夏蘊秋(通訊員:顏堃)
編輯:余遠貞
責編:趙鈺
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