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福建省首座全橋預制裝配化跨海大橋——廈門翔安大橋主橋提前5個月建成通車。廈門島內與島外翔安區的車程將由過去的40分鐘縮短至5分鐘。
作為第七條進出廈門島的橋隧跨海通道,翔安大橋項目西起枋鐘路與金尚路交叉口,向東以連續梁橋跨廈門東側海域,終于翔安大道,全長約12.4公里,其中跨海橋梁(海中區)長約4.5公里,采用單幅變高變截面連續梁橋結構,主線按雙向8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行車時速80公里,設計使用年限100年。大橋海中橋梁墩臺和鋼箱梁預制裝配化率100%,全線共有35個預制墩臺、36跨鋼箱梁,均采用工廠化預制、裝配式吊裝。
大橋建設過程中,面臨航空限高風險大、海上船舶管理難度大、文明施工要求高、交通組織難度大等四項施工挑戰與吊裝難度大、材料耐久性要求高、數字化信息化程度要求高等三項技術難題,二航局技術團隊攻堅克難,研發出重達560噸的變寬曲線整幅大節段鋼箱梁吊裝專用吊具,為國內同類型橋梁中采用的最大吊具;單次吊裝鋼箱梁最大重量3133噸、最大寬度52.7米,為國內最寬最重的整孔吊裝鋼箱梁;海中橋梁預制墩臺采用豎向干接縫匹配預制工法,是福建省首次在跨海橋梁中應用。
作為廈門市打造綜合立體交通網絡,構建“銜接區域、支撐全域、通達便捷、環灣放射”的路網骨架,翔安大橋的建設將為廈門市增添新的交通動脈,便利島內外群眾出行,加快廈門市建設“一帶一路”國家物流新通道和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的步伐,進一步完善海西經濟區路網。(何鴻鵬、杜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