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還寒時分正是多肉生長得最好的時候,行話來說就是“出狀態了”。這時候的多肉顏色變得豐富起來,葉片緊緊的聚在一起,像一個個掛在枝頭的小包子,對我來說比鮮花好看甚多。
我的多肉來到項目部也一年有余。作為一個入門小白的我憑著在重慶家中養過一些并不十分好的多肉經歷,便在這里開始了新的養肉歷程。
那幾個月我陷入了買肉,買土,買盆,種肉的瘋狂循環。直到再沒有多余的窗臺來安放它們我才消停下來。消停了也好,那樣我才有精力養好這幾十盆多肉啊。對于養它們我一直都是小心翼翼的,比上課記筆記還要認真的記錄不同品種的性格喜好,看天氣預報來把握澆水的頻率。看著它們一點點變得壯實起來,內心也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福州的夏季來臨,我的多肉也面臨著生死考驗。午后的太陽讓我覺得外面就是個空氣炸鍋,我覺得我的多肉在這樣的氛圍里很容易仙去。事實證明,度夏真的很困難,不管我再怎么小心,依然有多肉就這樣壯烈犧牲在這個季節。
書上說根長好了便能經得住艱難的環境,于是我漸漸控制住了對它們的保護欲。經歷酷暑嚴寒后的多肉確實皮實了很多,不必我小心照料也十分健壯。后來朋友問我怎么養的那么好,我想應該是露養條件好吧。當然這都要歸功于我變懶了,也再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去擺弄折騰它們,任他風吹雨打天寒地凍。所以長得不好的都死掉了,剩下的當然就好。畢竟優勝劣汰才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則。
人生許多道理,大邸也是如此。
秋天到了,我的花盆也空了些許,多肉也迎來了生長旺季。我開始給它們分盆。我喜歡把長得好的多肉放在好看的器皿里,那樣才相得益彰。當然好看的多肉也要擺在擺在光照最好的地方。我承認我是偏心的,相比其他的多肉我對于長得好的確實要上心許多。
很快福州的夏天又要到了,這期間可能又會有一部分多肉死去,一部份長大變得更好,到下一個春冬交替的時候它們也會變得更加漂亮。我又要把空盆換上新發的多肉,然后把長大的小苗分給小伙伴。
新蕾調去了成都的項目,走時我送了她一株鹿角海棠,那是我從重慶帶到福州的,現在新蕾又把它帶到了成都,細想也是很有意義。在這里聚散變得很平常,于是我把多肉分給了小伙伴,那樣也多了一份念想。它們有的去了道慶州,有的去了長樂,有的去了邛崍,以后還會去到更多地方。山川湖海,溝壑萬千,都走一遭才好。(楊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