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憲法,把黨的指導思想轉化為國家指導思想,以國家根本法的形式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指導地位,充分反映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體現了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統一。
這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迫切需要。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我國現行憲法是根據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的路線方針政策,于1982年12月4日由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并公布施行的。根據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和發展,在黨中央領導下,到本次憲法修改前,全國人大先后4次對個別條款和部分內容作出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修正,共通過了31條憲法修正案。改革開放以來,根據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迫切需要、憲法發展的內在規律,通過修改憲法及時把黨的指導思想轉化為國家的指導思想,實現黨的主張、國家意志、人民意愿的高度統一,有力推動和保障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有力推動和加強了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成績來之不易,經驗彌足珍貴。自2004年憲法修改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又有了許多重要發展變化。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毫不動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形成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注入了新的科學內涵,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以國家根本法的形式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指導地位,體現了黨章和憲法規定的內在統一,實現了國家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這既是順應新時代新要求的戰略舉措,也是我國憲法與時俱進、完善發展的內在要求。
這是實現偉大夢想的重要思想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把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和規律的認識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為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基本遵循。“8個明確”和“14個堅持”概括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黨團結帶領人民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行動綱領。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指導地位,對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堅定不移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這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是黨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長期實踐中形成的。憲法修正案把“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寫入《總綱》第一條,充實進關于國家根本制度的條文,把黨的領導與社會主義制度內在統一起來,從社會主義本質屬性的高度確定黨在國家中的領導地位。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首先要堅持黨在思想上的領導。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憲法,將黨的指導思想轉化為國家的指導思想,賦予其最高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使之成為全體人民的共同意志,成為國家各項事業、各方面工作的根本遵循,為確保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國家工作中的指導地位、進一步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和執政基礎提供了憲法依據,為早日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
曾凡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