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領導,大家好!
歡迎大家蒞臨敬業集團發展史展覽館指導工作。展覽館于2007年9月正式對外開放,記錄了集團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全過程。
首先我們看到矗立在展廳中央的這尊銅像,是敬業集團原常務副總張永海的雕像。在上個世紀70年代中期與李趕坡董事長相識,并成為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是李趕坡董事長幾次下海創業的忠實伙伴。最初創辦罐頭廠時,張永海就任廠長。之后任煉鐵廠廠長,成立集團公司后,任副總、常務副總等職,他是集團的主要創始人之一,為集團的發展壯大立下了汗馬功勞。2005年2月21日,張永海副總因心臟病復發去世,年僅55歲。
而去世的當天,張總還在同包鋼設計院的人員考察中板廠的廠址。張總去世后,李趕坡董事長沉痛萬分,花費100萬元為其處理后事、撫恤親屬,每年清明節,李董事長都會到張總墓前祭奠。
為紀念張永海副總的功績,李董事長特為他立此銅像,集團為其出版了個人傳記《永遠的大海》。激勵全員以張總的敬業精神為榜樣,繼續做好敬業的偉大事業。
張永海銅像
創業史展廳共5個部分
第一部分:巨人崛起
首先了解一下集團概況:敬業集團是一家以鋼鐵為主業,兼營酒店、房地產、國際貿易、鋼材深加工等跨行業集團公司。現有員工23500余名,總資產390億元,2018年銷售收入901億元,是全球大型的螺紋鋼生產基地。連續10年被評為河北省百強企業,中國企業500強,是平山縣的支柱產業。石家莊百強企業連續10年排名第一。
集團取得這樣的成績是離不開李董事長的英明指導,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李董事長。
李趕坡董事長出生于1949年7月1日,曾任教員、南甸公社書記。當時董事長作為南甸工委一把手,管轄十萬人民,但是由于政策原因并不能使人們致富。為了能夠造福一方百姓,在看到國家政策有點松動時,便決定棄官下海。他下海總共有三站:第一站是在1985年創建了滹沱河罐頭廠, 第二站是在1988年建設集團前身——平山縣化工廠。1996年組建敬業集團,任董事長。另外他是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畢業于清華大學EMBA,他曾經說過:“人的知識是會折舊的,我們要活到老學到老。”后來他又曾報讀國研斯坦福和北大后EMBA。現在董事長攻讀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在他的影響下,集團上下形成了學習型團隊的氛圍。
集團在發展的過程中也離不開各級領導的支持和關懷,這些是各屆政府領導到我集團視察調研的一些照片。
他是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畢業于清華大學EMBA,他曾經說過:“人的知識是會折舊的,我們要活到老學到老。”后來他又報讀了國研斯坦福和北大后EMBA。在他的影響下,集團上下形成了學習型團隊的氛圍。
這張照片記錄了2008年3月董事長參加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大會受到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的親切接見。尤其是2017年的5-7月份河北省4位重要領導像河北省省長許勤、時任河北省委副書記李干杰(現任國家環保部部長)、另外包括像時任石家莊市市長邢國輝現也已升任市委書記等等都成蒞臨我集團指導工作,正是各級領導的道來給予了我集團極大的鼓勵和鞭策。
再來了解一下這把馬頭琴。2014年9月集團正式接管內蒙古興安盟地區最大的鋼鐵企業--烏蘭浩特鋼鐵有限公司。本著造福烏鋼員工,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目的,集團對烏鋼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使烏鋼的生產恢復了生機,員工帶來了希望,2015年5月董事長到烏鋼進行了調研,在他即將離開之際,原興安盟盟長杜學軍親自贈送了這把馬頭琴,以表示對集團以及李董事長本人的敬意。
第二部分:白手起家謀大業,單一產品上規模
董事長曾經是一位相當不錯的基層干部,為官一任,自視未能造福一方百姓,于是決定棄官下海,他下海的首站是創辦了滹沱河罐頭廠。眼前這口巨型大鍋就是當時的主要生產設備,因為非常具有紀念意義,所以移至這里。
而敬業集團是以化工起家,它是李董事長下海時間最長,成效最大的一站。創辦化工廠初期是在白手起家的情況下進行的,沒有場地,沒有資金,沒有人才,因此也涌現出了很多艱苦的創業故事。
眼前這輛自行車就是王明國副董事長為了辦理水楊酸的營業執照,騎著它,從平山到南甸,一天騎了三個來回!一個來回就是60里路。
立志創基業
水楊酸篇
李董事長說過:“中國的事這么多,我就管好水楊酸這一件事吧!”現在水楊酸的規模已經達到了25000噸,是全球最大的水楊酸生產基地,阿司匹林產量也達到3500噸。
集團水楊酸規模在2012年已經達到了25000噸,成為全球最大的水楊酸生產基地,阿司匹林產量也達到3500噸。現在集團將化工廠整體搬遷至滄州渤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目前正在試產投產階段。
第三部分:跨行業發展,開創新天地
為克服化工行業產品單一,集團覺得跨行業發展開辟新天地。一起來了解下煉鐵方面:1994年3月集團進軍煉鐵, 1995年6月,1號高爐及其相配套的燒結廠相繼投產。當時上料系統非常簡單,沒有料倉和皮帶,工人只能用手工推車推土上料,大塊的焦炭只能用鐵錘砸小。
1998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給很多大型企業帶來倒閉或停產的命運,但我們并沒有退縮,當時集團領導提出3句振奮人心的口號:“大干九八年,產值翻一番;大干九八年,一年等于前十年;危機中有良機,現在的經濟危機是我們發展的良機。”同時堅持“無庫存,無欠款“的兩無經營,一年上了十個新項目,并且這十個新項目在1999年年底全部投入使用,這使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得到大大的提高。
另外,集團還不斷引進高級技術人員,這些人才的到來使我們在煉鐵的生產管理、產品質量上都有了質的飛躍。
集團在2001年決定上煉鋼項目。當時困難有很多,像資金匱乏,工藝陌生,人力資源不足等等問題,面對工藝方面,集團招收260名高中畢業生到承鋼進行學習,但最大的困難是資金匱乏,有2000多萬元的資金缺口無法解決,在這種情況之下,廣大敬業人紛紛賣豬糶糧,有的還把孩子上學的學費拿了出來,終于湊足2000萬元的資金缺口。使得集團的煉鋼項目在2002年11月順利投產,結束了整個平山縣有鐵無鋼的歷史。
答謝員工集資,在2003年煉鋼集資一周年大會上,李董事長特宴請了大家,這些照片就記錄了當時宴請的畫面,2003年5月正值非典時期,不可能去酒店,是在敬業公園召開的。李董事長做了非常重要的講話:“敬業集團的歷史是眾志成城的歷史,是榮辱與共的歷史。”并向在場的1405名員工深深地鞠躬致謝,這也是集團強大凝聚力的最好體現。
為提高產品附加值,集團分別在2004年和2005年上了一期、二期棒材生產線,發展至今已擁有連軋棒材生產線八條及高線生產線一條。
中厚板是在2005年10月開始建設,總投資14億元,產能200萬噸。
另外根據集團挖潛改造指示精神,在2011年7月集團1250熱卷板也建成投產,產能也是200萬噸,至此集團在材的規模上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第四部分:轉型升級,二次創業
做精鋼鐵,做強非鋼,轉型升級是敬業集團的發展方向,為進一步提升企業競爭力,敬業引進全球行業領先的高精尖技術——短流程薄帶鑄軋技術和增材制造技術。先進的薄帶鑄軋,高端的粉末冶金、3D打印大大提升了敬業的科技含量。
鋼材深加工是敬業二次創業重要項目。2014年集團投資50億元成立河北敬業機械設備集團,把敬業鋼材作為原料進行深加工,是北方大型鋼結構、鋼筋加工、汽車改裝、法蘭、制管生產企業,全力打造中國極具競爭力的鋼材深加工基地。
主營產品:法蘭、半掛車、粉罐車、圓管、方管、鋼筋折彎、鋼結構等。
2003年敬業涉足房地產行業,傾心打造城市人第二居所,開發華北首屈一指的水系別墅安納溪小鎮和華北綠色生態居住基地藏龍鎮兩個別墅區。尤其是藏龍鎮位于我集團打造的旅游基地黃金寨原生態旅游區,目前比較火熱的項目是虎不敢玻璃吊橋,該項目自五一開放以來很受游客歡迎。另外集團還建設了兩個水廠,利用景區水資源含高鍶礦物質,打造“致活”、“藏龍冰泉”健康水品牌。
集團下設3座五星級酒店,分別是位于石家莊鹿泉高新區的敬業大酒店、位于董事長故鄉西李坡村的野生原度假村和具有平山第一樓之稱的敬業賓館。現在三座星級酒店已經成為我們集團的形象窗口以及接待服務機構。
第五部分:履行社會責任 投身公益事業
“致富員工,回報社會”是敬業集團創辦企業的宗旨,董事長就曾提出要讓員工實現三個目標:在縣城能買的起房子,孩子能上得起大學,我們的大小病能看得起。為此,集團逐年提高員工工資水平,提供免費體檢、出國旅游等福利。同時,集團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在扶貧救災、修路建校等公益事業投資已超過5億元!
如今的敬業集團,在李趕坡董事長的帶領下,全面推行“智能化、品牌化、國際化、資產輕量化”,打造中國建筑精品鋼鐵基地、循環經濟示范園、鋼材深加工基地與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朝著全球鋼材和金屬制品供應服務商、全球小礦種及各種能源的貿易商目標大步邁進!
“創新發展”展廳
“創新發展”展廳共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經營之道 管理之魂
“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這些是我們現任的領導班子。
1998年世界經濟危機,李董事長做出“危機中有良機”的判斷,制定反危機策略。在“無欠款、無庫存”的兩無經營指導下,一年上了十個新項目,使企業轉危為安。2002年利用市場的火爆“借雞生蛋,賣蛋還錢”,通過多渠道融資使煉鋼投產,大大提高銷售收入。
2008年的“反危機、興敬業”活動,這些成功的實例都說明了:成功的資本經營和對市場的準確把握,為敬業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集團也在不斷學習他人成功的管理經驗,像邯鋼的倒推法,海爾的OEC,包括現在集團推行的6S管理法、華為、中鋼等等先進管理理念都為我所用。直到現在外出學習學海爾一直是我們企業雷打不動的制度
每一個月集團對干部都要進行一次管理知識的培訓,要求全員三年內得到一個層次的提升,高中升大專,大專升本科,本科升研究生。
第二部分: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
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企業要發展,長盛不衰,必須要引進先進的管理機制和高級技能人才,在我們真誠的感召下,來自五湖四海的人才逐步邁進了敬業集團的大門。
用事業留人用真情感人,在留人方面集團不斷擴大企業文化兼容性,全員轉變觀念,創造留人才氛圍,李董事長寫了《淺談經濟活動中的人》一文,將人分為體能、技能、智能三種類型,由于培養成本不同,價值不同導致報酬的較大差別。與此同時,集團還為這些人才提供了四星級的專家公寓、公寓內用具,電器樣樣具備,提供24小時熱水,他們只需要帶上自己換洗的衣物就可以入住了。
敬業集團的用人理念是“賽馬不相馬”,不論你是本地人還是外地人,來了就是敬業人,誰有能力誰當家,工人人人參與管理,人人決定自己的命運。
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企業要發展,長盛不衰,必須要引進先進的管理機制和高級技能人才,在我們真誠的感召下,來自五湖四海的人才逐步邁進了敬業集團的大門。
五條線出人才:
為拓寬員工晉升渠道,集團制定了五條線出人才機制,即:技能線、技術線、管理線、改革創新、承包和自主創業,只要有能力,敬業員工可以通過其中任何一條渠道發展自己。企業文化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我們的管理不僅僅體現在經營管理和人才機制上,種種先進的文化更是將員工團結成一個強大的集體。健全的企業文化陣地,不斷提升員工的精神境界。不同時期我們組織不同主題的活動,教育員工孝敬父母等等。企業文化在充實每位員工的思想,也在不斷提高我們的精神境界。
為了豐富員工業余生活,集團投資800多萬元建設職工活動中心和職工游泳館,這些對敬業人都是免費開放的。“敬業之歌”,是員工班前必唱的一首歌, 由李董事長作詞。
第三部分:執行國家政策,實施戰略轉型
在嚴峻的市場形勢下,敬業集團做強做精鋼鐵,通過智能化、品牌化、國際化、資產輕量化,促進改革創新,加快轉型升級,提升全面工作。
智能化是全球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李董事長曾帶領高層領導多個國家、地區學習先進經驗,通過智能化改進,建立“產銷一體化”系統和成本管理系統。
另外集團加大改革創新獎勵,打破常規大膽改革,實施扁平化管理,推行“操檢合一”,提高工作效率。
敬業不是生產低端產品的企業,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我們的產品獲得了螺紋鋼金杯獎認證、歐盟CE認證、哥斯達黎加認證、五國船級社認證、韓國、馬標、澳標、英標等多國螺紋鋼認證。
集團打造“敬業藍”精品加釩阻銹螺紋鋼品牌,與許多知名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提升品牌形象,同時增加品牌價值,為資產輕量化運用樹立了典范。
國際化是敬業集團重要的發展戰略之一。集團開拓國際市場,立足做好全球鋼材及金屬制品供應服務商和全球小礦種及各種能源的貿易商。在全球22個國家設立分公司和辦事機構,產品出口到80多個國家和地區。
目前環保是集團最為重要的一項工作,集團在能源綜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上已經投資超過50個億。已經形成了煤氣、蒸汽、爐渣、工業用水、除塵回收5大經濟循環圈。
在能源綜合利用方面,集團投資14億元建設了煤氣柜、煤氣發電機組,利用煤氣發電、蒸汽發電、TRT余熱余壓發電實現自發電,現在集團年自發電比例占到總用電量的65%以上(每個月光節省電費達2億元)。
敬業集團不僅僅在經濟上做了巨大的貢獻,打造綠色鋼城,構建和諧美好的社會,才是敬業人最大的心愿。